CN / EN

农药产品

PRODUCT CENTER

70年前这个专业全国初次树立

2024-02-10 农药产品
描述


  黄瑞纶(1903-1975),我国闻名教育家、农业化学家,我国农药科学的先驱者之一,植物性杀虫药剂化学研讨的奠基人。1903年出生于河北任丘,1928年结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1933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浙江大学、广西大学、北京大学教授,1950年下一任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化学系、土壤农化系主任。曾任我国化学会和我国植物维护学会常务理事、我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植物维护学报》副主编等社会职务。1956年,黄瑞纶先生与时任我国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的陈善铭先生初次代表我国到会了在英国伦敦举办的国际植物维护会议;他是我国最早重视农药对环境影响的科研人员,并创始了农药残留研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树立后,他倡议应将农用药剂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并于1952年在北京农业大学树立了我国第一个农药学专业,为国家培育了数百名农药学高级人才。黄瑞纶先生一生奉献给了我国农业教育和农药科学事业,并为农药出产与运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粮食,乃立国之本。70 年前,新我国树立之初,百废待兴,安稳粮食出产和供应是头号重要的国计民生大事,是整个经济康复和展开的根底和条件。

  1950年代面临严峻的粮食缺少局势,我国仅有作为卫生杀虫剂运用的DDT实验性出产设备和相关粉剂产品,以及由15种无机或矿藏源产品(如硫酸铜、硫磺、氟化钠)制成的粉剂、乳剂、水剂、油剂、毒饵、涂虫胶、蚊香、种子处理剂和烟熏剂等,而我国农药组成工业简直处于空白状况,尤其是有机组成农药更是简直悉数依托进口。

  二战后在资本主义阵营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制裁下,我国农药出产及运用不得不自给自足。依据我国粮食出产的需求,以及其时农药工业根底和研讨尚为单薄,而研讨单位、高等院校、管理部门以及新式的农药厂等均急需农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黄瑞纶先生创始性地提出应树立农药学学科,并在原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化学系设立了农药学专业,展开专门的农药学研讨。在黄瑞纶先生等老一辈教育家和农药化学家的带领下,农药学专业逐渐展开为一门老练的独立学科,也为新我国连续培育了大批农业急需的农药学专门人才。

  1952年7月4日至11日,中心教育部举行全国(43所)农学院院长会议,研讨教改的问题。依据该会议精神,北京农业大学将本来的11个系调整为6个系,设置9个专业,并一起改为按专业招生及培育人才(参见表1)。其间,土壤肥料系和农业化学系合并为土壤农业化学系,下设土壤农业化学专业和农药学专业。

  据我国农业大校园史材料显现,1952年10月21日,校园将上述调整计划呈文教育部,并于10月30日正式获批。调整后6个系的正副主任名单中,黄瑞纶任土壤农化系主任,叶和才任副主任。

  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农业大学是国内仅有专门培育农药学人才的校园,不只有本科生,还有研讨生,一起展开了农药组成、剖析及运用等专业方向的教育与研讨。

  我国第一个农药学专业的树立,离不开黄瑞纶先生的倡议和奔波。黄瑞纶先生的学生张文吉教授在回想恩师时谈到:“黄先生在学界是权威级人物,不但在北京农业大学,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农药学学科自身便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面特别广,没有很深沉的、广泛的常识见识,是很难驾御这样一个学科的。

  黄先生的业务水平过硬,提出的许多科研项目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前瞻性非常好,综合性也很高。他的工作上的才能也特别强,能安排其时学界各方面的领军人物,让他们参加到农药学学科的建造里来。”

  在种种困难和压力之下,黄瑞纶先生扛起了树立我国首个农药学专业的大旗。在他的带领下,农药学专业逐渐聚集了农用药剂学、农药组成、农药剖析、农药生物测定、农药毒理以及植物化学维护等专业课程的很多教师。黄瑞纶先生用自己强壮的专业实力和人格魅力,将独具特色和不同特性的各位专业教师联合在一起,让农药学学科从无到有,并终究继续不断的展开壮大。

 

 统计代码